“科学发展最终也讲规模,但这个规模是建立在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之上的,没有后面这个基础,规模大不是发展,而是过剩、浪费和毁灭”
近十年来,各地不同程度地放宽了对建立零售药店的人为管制,供不应求的现象得以改观,零售药店数量成倍增长。但近年来,各地药店供求基本平衡,增速逐步放慢,并渐趋饱和。
正视逐步饱和的市场
从政府监管的角度看,药店市场趋于饱和该怎么办?一种思路是停止审批新办药店,包括总量限制、新增量限制、区域限制等各种限制,维持供不应求,达到行业保护。另一种思路是继续审批新办药店,同时利用药店趋于饱和、供已应求的宝贵时机,严格按国家规定监管,不枉不纵,开展公平竞争,促使不守法、不守规和经营不得法的药店退出市场。
毫无疑问,前一种做法是计划经济的残余,后一种思路才是科学合理的,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,也符合国家现在宽进严管的政策。目前来看,国家正是按第二种思路在施行。
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,一开药店就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!零售药店的改革只能因势而行、调整结构,“物竞天择、适者生存”。
怎么调整?一是调整地域结构,到药店相对稀缺的地区开办药店;二是调整经营结构,按周边地区的需求增加品种,改善服务;三是调整人员结构,按要求配置执业药师,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业道德素质。药店总量不增或少增并不意味着药店不能新办,更不意味着药店不能发展,只是意味着竞争加剧,退出市场的药店将增加。这,仍然是一个可以利用、可以发展的机遇。
顺应科学发展的征途
发展有传统发展和科学发展之分。传统发展,是从行业看行业,就是加大资金投入,增加就业人数,多建企业尤其是大企业,提升产值或销售额,强调的是规模之大、数字之大,是规模的发展。科学发展,则是从社会看行业,讲究市场主导、需求满足、企业自主,讲究质量效益、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,强调的是素质之大,可持续之久,是质量的发展。科学发展最终也讲规模,但这个规模是建立在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之上的,没有后面这个基础,规模大不是发展,而是过剩,是浪费,是毁灭。当前药品零售业科学意义上的发展包括:
1.大调整
都说现在药品经营企业规模小、连锁率低,农村和边远山区布局少,适应未来可能的医药分开能力差,都说医药行业商品结构、企业结构、产业结构落后,面对这些窘境,不调整怎么改变?如果调整了、改变了,怎么不能算是发展?
今后的药品零售业,不仅大吃小、强并弱、先进淘汰落后的调整必然会进行,强强联合、大大联合也将不断涌现,新的经营业态持续“冒尖”并壮大。药品零售业今后还会继续发展的主要标志就是经营业态的大调整、企业形态的大调整以及地域结构的大调整,而在总体规模上,若无政府采取医药分开的实质性动作,增长将趋向平稳。
2.大提升
新版GSP被一部分企业视为畏途,惊呼“狼来了”!其实,这是草原上淘汰老病弱动物的清道之狼,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之狼。
新版GSP不仅推动药品经营符合质量管理规范,提升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,也会促使强的企业更上一层楼,弱的企业早日退出,促使行业集中度的提高。有实力才能兼并,有价值才能被兼并。我们既要为强企业的兼并叫好,同样也要为弱小企业的被兼并叫好。没有汰劣,绝不可能有企业素质的大提升,绝不可能有市场秩序的大规范,也绝不可能有行业的科学发展。
3.大满足
任何行业、企业立足于市场的必要前提就是满足市场需求。药品零售企业经营的品种规模和业务服务模式的创新、信息技术的运用、全产业链的增值服务都必须以满足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为目标,并以此提升己之声誉,树立己之形象。调整结构以满足市场需求是科学发展的必然前提,也是科学发展的终极追求。
4.大扩容
这里所说的大扩容,是指现在尚未出现、未来可能出现的扩容。如果说,向大健康产业进军是整个医药产业(包括药品零售业)已经到来的大扩容,那么,未来可能实施的医药分开,就是药品零售企业现在还没到来的大扩容。
虽然医药分开实现的难度很大,但国家已经发出了信号,笔者坚信,这个全世界医药领域的普遍模式一定会实现在中国落地生根的梦想。哪怕只在基层医疗机构先行试点,都是社会的极大进步。药品零售企业当前要做的事就是按医药分开的要求,从自身实际出发逐步提升能力和素质,做好准备,迎接机遇。既要认清当前医药不分造成的生存困境,又要认清今后医药分开带来的扩容前景。
此外,政府机构的简政放权、宽进严管,行业组织的逐步规范到位,也会助推药品零售企业的科学发展。对此,企业既不能无动于衷,也不能过于理想化,必须做好准备,迎接这一伟大变革的到来。
|